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像天书,现在同志用壮语讲法,还教我用手机答法律题,我现在也能学明白喽。”百色市西林县卷烟零售户黄桂珍笑着说。她的店铺柜台最显眼处,一本图文并茂的《民法典社区生活案例指南》被翻得卷了边,不时有乡亲驻足翻看。
这生动一幕,正是百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百色烟草)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的缩影。自2021年“八五”普法启动以来,该局紧扣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精准普法、创新形式、服务民生”为主线,让法治春风真正吹进千家万户。
双语搭桥梁 法律走进少数民族心坎
“土地流转签合同要注意啥?邻里争地界咋解决?”在靖西市龙邦镇界碑村,“边民普法队”队员、靖西市烟草专卖局干部薛椿飞用壮语把《民法典乡村案例手册》里的条文“翻译”成家常话,围坐的老乡们听得频频点头。这支由烟草执法人员与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组建的队伍,常年活跃在靖西、那坡等边境县的村屯间,他们用壮语、方言讲解法律法规,走村串户时坐在竹凳上和老乡们拉家常,把烟草专卖法、民法典里的硬规定,变成听得懂、记得牢的“乡土道理”。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法律需求,百色烟草专门组织骨干编写《民法典乡村案例手册》,精选“土地流转”“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多个常见问题,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土语言”。截至目前,这本“接地气”的手册已让3000余名烟农、零售户受益。
西林县局法规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卷烟零售户参加第三届全国烟草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答题。蒙芳摄
创新破壁垒 从“单向灌输”到“互动共鸣”
“大家看,真烟包装的激光防伪标志清晰立体,假烟的则多粗糙模糊……”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当天,百色烟草在街头设立的“真假烟鉴别台”前,执法人员邓文学举起两包外观相似的香烟样品向群众演示,围观群众纷纷掏出兜里的烟对照,连声感叹“长知识了”。
从“你讲我听”到“互动共鸣”,百色烟草的普法载体不断创新。线上,政府门户网站的“烟草普法专栏”实时解读许可证办理政策和回应群众关切;线下“丹八桂示范店”将普法融入日常经营,成了社区“法律角”。“顾客买烟时可顺便学习法律,聊聊法律,店里人气变旺了,生意也更好做了。”零售户韦大姐指着店里摆放着的普法手册说。
护苗筑防线 法治种子扎根校园土壤
“同学们,这长得像‘奶茶杯’的东西,其实是披着伪装的电子烟,害人得很。”在百色市当地的一所中学的普法课堂上,执法人员通过动画视频与互动游戏,揭开电子烟的伪装。“原来‘奶茶杯’电子烟是违法的。”一名学生恍然大悟。
通过联合开展“无烟校园”创建与“小小普法员”培养活动,孩子们成了“家庭法律宣传员”。据统计,“八五”普法开展以来,百色烟草累计开展“法律六进”活动120场次,覆盖群众7万人次;少数民族零售户从“要我学法”变成“我要学法”,法律知识竞赛参与率达70%。
“让法律从纸面上‘活’起来,走进群众心坎里,成为大家过日子的生活指南——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百色烟草负责人的话,道出了普法人的初心。(赵苑伶)
阳美网配资-配资世界门户-股票配资炒股-配资公司哪家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